想当老师,想拿编制,快点关注我呀
一、单项选择题
?
,教师享有的“从事科学研究、学术交流,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、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”的权利属于()的权利。
?
A.独立工作
?
B.自我发展
?
C.参与管理
?
D.争取合理报酬
?
2.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包括教育思想道德、教育教学ξ 道德和()。
?
A.语言道德、交际道德、个人生活道德
?
B.语言道德、伦理道德、个人生活道德
?
C.交际道德、爱岗敬业、个人生活道德
?
D.语言道德、为人师表、交际道德
?
3.学校的()是校园文化的核心。
?
A.物质文化
?
B.组织文化
?
C.制度文化
?
D.精神或观念¤文化
?
4.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,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。以下不属于我国◇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()。
?
,
?
B.使受教育者在道德、才智、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
?
C.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
?
D.突出教育要为々政治经济制度服务
?
5.对义务教育中的“义务”的理解,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()。
?
A.国家有开办学校、任用教师、提供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
?
B.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接受教育的义务
?
C.家长有让子女人学接受教育的义务
?
D.学校有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义务
?
6.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,教育的根♀本任务是()。
?
A.立德树人
?
B.教书育人
?
C.教育均衡
?
D.教育公平
?
7.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体现教师劳动特点是()。
?
A.复杂性
?
B.创造性
?
C.长期性
?
D.示范性
?
8.人的精神力量、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,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疾,使身心得到发展,这一现象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()。
?
A.顺序性
?
B.阶段性
?
C.不均衡性
?
D.互补性
?
9.颜回说: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。”这说明德育工作▅要遵循()。
?
A.因材施教原则
?
B.方向性原则
?
C.疏导原则
?
D.长善救失原则
?
10.教师职业最基本、最主要的道德责任是()。
?
A.团结协作
?
B.终身学习
?
C.教书育人
?
D.关爱学生
?
i1.班主任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,首先需要做好的工作是()。
?
A.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
?
B.建立班集体的核∞心队伍
?
C.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
?
D.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
?
12.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,这说明学校体育具有()。
?
A.娱乐性
?
B.竞技性
?
C.技能性
?
D.思想性
?
13.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中,儿童判断行→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,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,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,此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()。
?
A.惩罚服从阶段
?
B.相对功利取向阶段
?
C.寻求认可取向阶段
?
D.遵守法规取向阶段
?
14.小丽用记Ψ号笔把试卷上答错的题目标示出来,便于更高效的复习,这主要运用了知觉的()。
?
A.理解性
?
B.恒常性
?
C.整体性
?
D.选择性
?
15.()学习和教学观深刻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,与程序教学运动、学科结构运动合称︽为20世纪三大教育运动。
?
A.实用主义
?
B.人本主义
?
C.建构主义
?
D.马克思主义
?
16.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()。
?
A.班杜拉
?
B.奥苏伯尔
?
C.布鲁纳
?
D.韦纳
?
17.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“哺乳动物”的概念,再进行“鲸”这种动物的学习@ 是()。
?
A.上位学习
?
B.总括学习
?
C.下位学习
?
D.并列结合学习
?
18.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、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可以合¤称为()。
?
A.原型定向
?
B.原型模仿
?
C.原型操作
?
D.原型内化
?
19.学生在记圆周率“3.14159……”时,用“山巅一寺一壶酒”来记,这是利用()。
?
A.复述策略
?
B.精细加工策略
?
C.组织策略
?
D.调节策略
?
20.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,其规律是先快后〓慢,其曲线呈()。
?
A.正加速型
?
B.零加速型
?
C.负加速型
?
D.倒U型
?
21.学生喜欢某教师,随之也喜欢该教师上的课,并取得较好的成绩。这一现象适用的解释是()。
?
A.兴趣迁移
?
B.情绪迁移
?
C.情感迁移
?
D.强化迁移
?
22.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。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。教师的↓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()。
?
A.强化法
?
B.示范法
?
C.消退法
?
D.行为塑造法
?
23.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。并考虑教ω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。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()。
?
A.关注生存阶段
?
B.关注情境阶段
?
C.关注学▲生阶段
?
D.关注发展阶段
?
24.动作技№能形成过程中期有一个明显的、暂时的停顿现象,心理学上称为()。
?
A.低谷期
?
B.高原期
?
C.疲劳期
?
D.潜伏期
?
25.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()。
?
A.激发学习兴趣
?
B.引起有意注意
?
C.丰富学生想卐象
?
D.突出概念本质
?
二、案例分析题
?
26.丰子恺回忆说,他在求学时,一次李叔同先生上课时发现有一个学生老看闲书,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,李先生早已发觉,却未当↑场批评,而是下课时轻声说:“××和××等一下再走。”在其他学生离开教室后,李先生缓缓ξ 地说:“下次你们不要看闲书,也不要⌒随地吐痰。”说完,他微鞠一躬。此后,全班同学都为李先生的宽容和“爱人以德”的风范」所折服,也改掉了上课时的一些不良习惯。
?
问题:
?
你从上述材料中领悟到哪些师德规范?
?
27.小红是一名五年级的女生,虽然成◆绩中等,但性格非常内向,很少∑ 与同学主动交往。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,课下见到老师也是躲着走。据小红的父母反映,小红平时放学︼后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即使遇到节假日,父母叫她一起出去玩、去亲戚家作客,她也不去。父母真为她以后如何适应社会担忧,甚至一度想带她去看心理医生。
?
问题:
?
(1)请对小红的问题及可能的成因进行分析。
?
(2)如果你是小红的班主任,你会如何帮助他?
?
28.深谙教学之道的校长建议新教师授课时重点内容要用彩色笔标注,不着奇装①异服,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,并在课堂上适时走动。
?
问题:
?
结合案例,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分析校长建议的依据。
?
三、论述题
?
29.结合教学实际▃,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。
?
四、教学♀设计题
?
30.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,按要求完成教◣学设计。
?
教学材料:某版本小学五年级科学教科书中“齿轮的作用’,部分内容如下:
?
观察玩具车,电动机与车轴之间安∞装了什么?
?
活动1:观察认识齿轮
?
这些边缘有小齿的轮叫齿轮。你还在哪里见过齿轮?观察齿轮,让我们仿照它们的样子,做一些齿轮。
?
活动2:探究齿轮的作用
?
想办法让齿轮转动起来〖,观察齿轮是怎样工作的。比较啮合在一起的齿轮,转动时有什么不同。(教材中有三组图片,分别是两∏组大齿轮相互咬合、两组小齿轮相互咬合、一组大小不同齿轮相互咬合)
?
用大齿Ψ轮带动小齿轮:大齿轮转动一圈,小齿轮转动()圈;
?
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:小齿轮转动一圈,大齿轮转动()圈;大齿轮向()方向转动,小齿轮向()方向转动。
?
通过研究,我认为齿轮的作用是↘:
?
相关情况: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五年级(1)班的学生,班级人数为50人。
?
设计要求:(1)确定教学目标;(2)设计教学过程,并说明设计理由。
?
五、作文题
?
31.阅读下面〓材料,选好角度,自拟题目,联系实际,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,除诗歌以外∩,文体不限。
?
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爱默生曾精辟地指出:“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。”谁掌握了这把钥匙,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。
?
参考答案
?
一、单项选择题
?
1.【答案】B。
?
2.【答案】A。
?
3.【答案】D。
?
4.【答案】D。
?
5.【答案】D。
?
6.【答案】A。
?
7.【答案】C。
?
8.【答案】D。
?
9.【答案】c。
?
10.【答案】C。
?
11.【答案】A。
?
12.【答案】A。
?
13.【答案】C。
?
14.【答案】D。
?
15.【答案】B。
?
16.【答案】A。
?
17.【答案】C。
?
18.【答案】D。
?
19.【答案】B。
?
20.【答案】c。
?
21.【答案】C。
?
22.【答案】A。
?
23.【答案】C。
?
24.【答案】B。
?
25.【答案】D。
?
二、案例分析题
?
26.【参考答案】
?
作为一名教师,必须具ω 备高尚的师德规范,结合材料,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:
?
首先,要关爱学生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,平等↑公正对待学生。材料中的李叔同先生在学生课堂阅读闲书、随地吐痰不当行为出现之后,并不是当众批评,而是在课后其他学生都离开教室后才对ぷ学生做出批评教育,这样照顾学生的人格尊严,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。
?
其次,要为人师表。为人师∞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,严于律己,以身作则。材料中的李叔同先生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,能够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作为示范,使全体学生都被折服,这充分证明了教师高尚品行对∩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卐作用。
?
27.【参考答案】
?
(1)小红的问题是典型的社交恐惧症。
?
成因:
?
①心理原因:小红的性格特点偏于高度内向,表现』为胆小、怕事、害羞。
?
②家庭原因:从小性格受到压抑,或者是父母没有教会她社交的技能。
?
(2)如果我是小红的班主任,我将采用认知疗法这一心理调适方法来帮助她。
?
首先。我将通过不断谈话帮助她领↙悟人际敏感不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件本身,而在于自己的认识与现实不协调,让她认识到只要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客观分析◣和评价,消除各种恐惧经验所保留下来的因素,尤其是增强⌒信心和决心,树立克服障碍的勇气,障碍是可以消除的。
?
其次。通过取得家长」和同学的帮助,为她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学习和班级生活的情境,帮助她一起解决实际问题,找回信心。
?
最后,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,求得他们的帮助,即在课堂上多对㊣ 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,并尽量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。
?
28.【参考答案】
?
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,是没有预定目的、不需要意志努力、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。作为学生,容易受到无意注意的影响。因此要多利用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。
?
首先,变化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。例如,大街△上闪烁的霓虹灯、夜空中划过的流●星等,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。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注重抑扬顿挫、在课堂上适时走动等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。
?
其次,新异的刺激可以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。刺激物的新异╳性很容易引起无意注意。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不能穿着奇装异服.就是避免教师的外在穿着引起学生无关的无意ξ注意。
?
再次,对比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。刺激物之间的☉强度、形状、大小、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。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。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多用彩色笔标注,就是方♀便学生学习,引发他们的关注。
?
三、论述题
?
29.【参考答案】
?
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,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,指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。在日常∴生活中,在以往的学习中,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,每个人在自己『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、独特▓性的经验,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,所以,在具体问题面前,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↘,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。而且学生是多样性、发展中的人,所以,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※,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。因此,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.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,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》识经验中“生长”出新的知识经☆验。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,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。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▼,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,倾听他们现在←的想法,以此为根据,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。
?
四、教学设计题
?
略
?
五、作文题
?
略
Copyright ? 成都钢材价格联盟@2017